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开发人力资源为重点,推进要素投入结构调整。进一步落实鼓励和支持创新的财税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,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,从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。把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战略重点,把优先发展教育和培训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,把提高国民素质放在战略优先地位,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系统设计和有效推进教育改革,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。
以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重点,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。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,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。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,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,提高城市规划水平,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城市管理,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。进一步优化发展珠江三角洲、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,加快培育一批基础条件较好、发展潜力较大、吸纳人口较多的新兴城市群。
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为重点,推进区域结构调整。统筹安排不同阶段、不同区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目标和发展重点,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事权和财权划分,围绕义务教育、公共卫生、基本医疗、社会保障、防灾减灾、公共安全等关键领域,加大财政投入力度,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。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,积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,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,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。加强对特殊困难地区的帮扶和支援,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。
以构建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为重点,推进关键领域改革。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,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,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,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。二是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。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范围,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;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,促进财政体制更加公开透明。加强金融监管体制建设,改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和服务。三是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壮大国有企业,放宽市场准入,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。四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。提高垄断性企业经营利润和国有股权转让收入上缴比例,上缴收入主要用于社会保障投入;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。五是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。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,形成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节约资源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机制。六是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。促进形成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体制机制,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,增强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。
(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、研究员)
- 2009-12-15社会结构要与经济结构相协调
- 2009-12-11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
- 2009-12-07全力匡正台湾经济结构 弥补八年缺失
- 2009-12-0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酝酿调整经济结构
- 2009-11-25东侨:吹响经济结构调整“集结号”
|